我曾到过北京很多次,每次到那就觉出它越来越喧嚣,越来越繁华。当我被塞在川流不息的二环路上,当我一抬头视线就被林立的高楼无情阻碍时,我便会怀疑,曾经去过的狭窄的古巷、安静的近郊陵园,是不是只是我儿时虚幻的一场梦。
老北京变化得太快了,我们的思维已跟不上它日日刷新的车流量和商品房面积。而那些冰冷的数字后面是一幢幢百年乃至千年建筑的轰然倒塌,是一页页特殊历史文化信息的无奈沉沦,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古老文化泣下的声声血泪。老北京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厢一院、一书一画,无不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厚重,无不足为我们维系历史与现实的依凭。任由这些经历风雨淘洗的老房子、老建筑消失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我们对不起历史先贤,更有愧于后人。
文人的故居拆了,古老的文物卖了。面对近来的种种文化被践踏、被功利浸染的事件,我总会想起莫高窟内那个满面舂风涂了壁画卖了古物的道士,那个愚昧无知、可悲又可恨的平民。我想起余秋雨的无奈:"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负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每一个平民都太渺小、太卑微,靠一个个疲于奔波的寒士,靠一个个面朝黄土背朝
究竟谁才能保护我们的文化?光靠老百姓不行,毕竟大多数人没有那种可以担当的能力,光靠几个为古物奔走呼告的建筑专家、考古学家也不行,毕竟他们的声音孱弱,掩盖不住现代化的机械轰鸣声。文化保护更多需要的是政府的引导,是价值观念的改变。它不应只被作为某种点缀、某种象征,而要作为一种内在的力量,作为一种信仰。
我们总在倡导和谐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如果我们连几卷经文、几所房子都保护不了,怎么能保护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价值观念不受浸染;如果我们依旧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去发展工业,追求GDP增长的高速度,输给教育和文化产业的钱却少之又少,未来的中国将如何与世界强国竞争;如果政府不能点亮一盏明灯去引导,做出一个好榜样,我们的国民只能世世代代愚昧下去了。
我想,什么时候当老百姓都认为一块古老的砖墙比一幢翻新的房子更有价值时,文化的保护才能算有了些进展。然而这确实任重而道远。
我渴望在再到北京的时候,能够像以前一样跑在四合院间的窄胡同里,听块块青砖讲述古老而神秘的故事;我渴望再到每一座城市时,能在街道上读嗅到属于它的文化气息,体味它的历史厚重感,而不是满目千篇一律的欧式建筑;我渴望我们的文物,能安静地躺在博物馆里供后人瞻仰、铭记,而不是流离他乡,惨遭拍卖;我渴望我们的传统节曰,不再仅被其他国家所纪念,而洋节曰却取而代之,大行其道。
拆掉的不只是房子,造成的是千年文化永久的殇。
名师点评: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在观察、分析客观事物时,要有多元的、多方位的思考角度和思考方式。《谁能保护我们的文化》写了另一种“北京印象”,即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遗存的消逝,对“文化保护”话题畅抒己见,其意殷殷,其言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