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初读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时,不知道"苦"之所在,总以为游山玩水是件乐事,却忘记了山水的心境与灵魂,忘记了蕴藏在其身后的无数传奇与历史,忘记了应该像去拜会久别朋友那样,膜拜山水。但是,当我跟着余秋雨先生的步子一路下来,不禁感叹:果真是一番苦旅啊!
起程于狼烟四起的敦煌,踏过西无故人的阳关,阅三峡,览五川,逃逸过似水江南,逗留过无名墓冢,无眠于吴江客船,最终栖息在被历史遗弃的角落。这一路,我紧紧追随他的步子,走得身心劳累,疲惫不堪。
或许,我们应该去拜望一处处胜迹,去接受莫高窟神圣的洗礼,去感悟都江堰无畏的宁静,去经历天一阁历史的风雨,去触摸夜雨沉思的感召。或许,我们应该出去走走,去看看西湖的体贴、天柱山的孤寂,去听听鸣沙山的哀歌、贵池傩的无羁,去摸摸阳关纷飞了几千年的残雪和江南小镇无名街石背阴处的青苔。然而,文化苦旅绝非仅此而已。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历史的沧桑又会引发人性的沧桑。在山水与历史间游离徘徊,我忘记了是在游历山水还是翻阅历史,同时,每处山水又都诉说着自己的过去,无论是沉积苏州的白发,还是柳侯祠碑前若有若无的挽歌。我仿佛看到,中华文化正步履艰难地踽踽独行,憩息在某个无名的山头,等待旅人和文人的垂青。
我们走在前人走过的路上,哪怕路途坦荡,也免不了精神疲惫。不停的思索、探寻,早已变成了艰辛的旅程。在时间的长途中,文化已孤身跋涉了上千年,几
于是,我们沿着文化、文人和旅人的足迹从古至今一路走来,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生与死、现实与梦幻,跨越了大漠荒芜和唐风宋烟,在风声里,在浪花中,在松涛间,在笔墨中,对文化有了不一样的视角,因而有了不一样的思考和感悟。
文化,因为真,才会苦。
无数次梦中拜倒在天一阁朱红大门前,虔诚地期许,不管电闪雷鸣,任凭风雨交加,只为了寻求那声微弱的叹:“你又是中国哪一代的书生?
那必将是留在心底最美的风景。
名师点评:《留在心底的风景》将阅读《文化苦旅》的领悟写得深刻、透彻。文章剖析了历史、文化和自己的思想之间的关系,内容厚重,观点鲜明,语言精练,文笔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