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兰考讲话中,阐述了“三严三实”的要求。即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是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来的,这次讲话又加以强调。一个“严”,一个“实”,点得很准,直中作风问题的要害。他认为,“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把“三严三实”要求落实到具体认识、具体行动中。作为财政干部,必须把学习教育贯穿于财政管理的始终,以“三严三实”凝聚财政管理改革正能量,真抓实干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带领全体财政干部争当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三严三实”好干部。
要做到廉洁理财,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拒绝腐败、保持清廉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刚性要求,是为官从政不可逾越的一条红线。提高财政干部廉政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关键是要把“他律”与“自律”有效地结合起来,同向发力、同时发力。财政领导干部必须时刻警钟长鸣,切实在廉洁从政上更加清醒,在第一责任上更加尽职,在严于律己上更加自觉,在管理身边人上更加严格。要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花钱,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建立健全落实主体责任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层层传递压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真正落实到位。强化监督约束,牢固树立内部控制理念,引导干部职工将内控意识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增强财政干部落实镇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执行力,有效防范各类业务风险,确保财政干部廉洁和财政资金安全。
要服务经济发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要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关键要在严和实上下功夫。“严”就是要树立服务意识,保持发展定力,“实”就是要千方百计确保财政平稳健康运行。面对财政收入增速换挡,不能惊慌失措,而要树立克服速度情结,保持发展定力,凡事从最坏处打算,向最好处努力。要有耐心积极培育优质可持续税源,不断做大做好财政“蛋糕”,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继续优化支出结构,始终坚持财政支出优先保障民生,新增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努力建设民生财政。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公共财政更好地惠及群众,服务群众。
要强化宏观思维,提高从全局上把握财政工作的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财政工作的涉及面越来越宽,面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做好新形势下的财政工作,必须强化宏观思维,注意从宏观上、战略上分析把握财政问题。要强化全局观念,始终把财政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自觉跳出财政看财政,多站在镇党委、政府的角度当参谋、出主意。要强化系统观念,善于用系统论的观点考虑财政问题,无论是推改革、抓管理,还是定政策、用资金,都要注重瞻前顾后、系统规划,切实增强工作的整体性、连续性。要强化长远观念,财政政策侧重长期调节,在研究政策时,要很好地把握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律,充分考虑财政支出增易减难的刚性,防止追求短期轰动效应而影响财政长期健康发展。